位置: yl6809永利官网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郭华明 学术报告

时间:2019-04-09作者:钱俊点击数:

报告人 报告时间
报告地点

  

特邀杰青报告题目: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

时间:2019-4-12 下午2:30-4:00地点: 纬地楼 四楼会议室

报告对象: 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本科生与研究生

报告人: 郭华明 教授 杰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郭华明,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面上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80余篇。目前,担任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主编、Applied Geochemistry副主编、Chemie der Erde-Geochemistry副主编。现为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9年入围Scopus “未来科技之星环境科学领域十强;2011年北京市教育工会“教育先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13年入选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17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8年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2019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

报告摘要: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影响世界数亿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高砷地下水形成和演化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地下水沿流向上砷浓度升高的特点,聚焦于硫酸根还原区、铁还原区和有氧区,深入分析这些典型区砷迁移转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机理。在硫酸根还原区,发现了微生物介导下单质硫的歧化反应,该反应与铁氧化物的还原耦合在一起,促进了含水层中砷的释放,建立融合Fe-S氧化还原协同过程的新模型。在铁还原区,揭示了砷还原菌和铁还原菌促进含水系统中砷的释放,建立了微生物介导还原的砷释放模型,该模型既体现了功能微生物的参与,又突出了铁氧化物矿物结晶度的影响;地下水中小分子有机物和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的有机物是驱动地下水砷富集的碳源和能量来源。在有氧区,提出了铁基矿物吸附砷的内层络合模式,发现低价铁氧化物矿物向高价铁氧化物矿物的转化以及生物成因铁氧化物矿物的形成均有利于砷-铁原子之间双齿双核和单齿单核内层络合模式的形成。

  

  

                                                                            (信息来源:钱家忠)